巴州区:巡察“利剑”为脱贫攻坚扫清障碍

来源:巴州区纪委监委浏览:11838次发布时间:2020-07-15 分享至: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近年来,巴州区委巡察机构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利用专项巡察的灵活机动、快速精准特点,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和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qq图片20200713123737_副本_副本.jpg

区委第三巡察组在大茅坪镇孟家村(现更名得阳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摸排式”巡察

巴州区委第三巡察组在脱贫攻坚专项巡察过程中,发现大茅坪镇孟家村(现更名得阳村)3户贫困户的易地搬迁住房存在屋顶渗水问题。在接到反馈意见后,大茅坪镇立即组建了施工队伍进场,对群众的房顶渗水问题进行了整治。

“镇上根据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把全镇18个聚居点的房屋和实施的危房改造全面摸查,共摸排出32户房屋漏水,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整改。”大茅坪镇副镇长黄杰说道。

“现在我们的房子不漏了,给我们解决了,什么都整好了,也就可以了。”大茅坪镇孟家村(现更名得阳村)村民杨明寿面对整改结果十分满意。

今年来,巴州区针对巡察发现的住房安全等“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摸排整治,共整治各类问题385个。

“我们通过‘点球式’发放《立行立改通知书》,要求被巡察单位限期整改,开展‘联动式’整治,加强与脱贫攻坚专项部门的横向联动,由点到面进行规范。同时,加强‘回访式’督查,确保问题整改清零。”区委第一巡察组组长何浪表示

qq图片20200713122832_副本_副本.jpg 

 

区委第一巡察组在梁永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

聚焦贫困户持续增收等方面“一体化”巡察

巴州区委第一巡察组在巡察梁永镇时,发现该镇在抓产业促脱贫增收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个别村产业基础薄弱,带动贫困户增收乏力。

“巡察反馈我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管护不到位、重栽轻管的现象,部分产业园区杂草重生,影响果药产业发展、生长。”巴州区梁永镇副镇长李大罡说。

接到巡察反馈意见后,梁永镇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民工实施除草、施肥、缺窝补植等工作,加强了对产业的管护力度。目前,梁永镇共种植道地药材3500亩、优质果蔬5500亩(含套作)。其中15个规模养殖场发展“种养循环产业”,连片流转土地发展道地药材种植2100亩,共吸纳1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63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户均年增收达4000元以上。

“我们现在土地流转出去发展产业,我老两口在这个产业园里打工,一年下来两个人能够挣2万多块钱,加上我们的土地流转费,以后发展好了过后,有收益的时候还要给我们老百姓分红。”梁永镇斑竹村村民程仕凯感慨地说道。

聚焦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点穴式”巡察

巴州区委第三巡察组在巡察大茅坪镇时,发现孟家村(现为得阳村)原支部书记李某、原村主任张某、原村副主任李某套取临时救助资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资金共计10万元。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锁定证据,3人分别被巴州区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这件事给我们新的村委班子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引以为戒,扎实抓好干部作风建设,踏实为老百姓干好事,服好务。”大茅坪镇孟家村(现更名得阳村)现任总支书记马三荣认为。

在专项巡察工作中,巡察组通过加大对产业扶持资金发放、集体资金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巡察力度,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发挥应有的效应。同时,巡察组重点加强了脱贫攻坚领域纪律、作风的监督。

 “我们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重点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和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紧盯不放挖病灶,动真碰硬严查处。”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谭和平说道。

在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中,巴州区委巡察机构共开展调查、走访4185人次,查阅档案资料5400余卷(份),个别谈话1221人次,受理信访举报91件,发现问题659个。对巡察发现的扶贫领域中的31件党员干部违纪违规线索,交由巴州区纪委监委核查处理,问责处理22人。同时,推动出台了《巴州区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实施细则》、《巴州区贫困户“万元增收工程”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制度12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高扬巡察利剑,聚焦脱贫攻坚领域,着力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政治问题、纪律问题、作风问题、腐败问题,传导压力、形成震慑、夯实责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巴州区委巡察办主任杨明才表示。(撰稿:陈君蓉 冉聪贵 明鸣  审稿: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