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恩阳区纪委监委浏览:23233次发布时间:2021-04-13
“老乡,你们这个养牛场收入挺不错啊,现在养了100多头牛。”
“那是,多亏了巡察组的同志,不然这还是个烂尾工程呢。”
在恩阳区兴隆镇双石村肉牛养殖基地,当地群众对前来进行回访督查的区委巡察办同志连声道谢。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2019年4月,省区联动巡察组在了解兴隆镇产业扶持资金使用情况时,发现一笔30多万的产业资金用于双石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但在巡察组的印象当中,双石村没有肉牛养殖产业,于是巡察组决定弄清事情原委。
经过巡察组查阅资料、座谈了解、走访群众,双石村原规划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前期预计流转土地300亩,预计建设养牛棚7个,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镇党委为扶持产业发展,向双石村拥民合作社投入35.6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和党员示范工程项目资金。后因业主资金链断裂,致使基础设施未建成便停工。截止巡察组进驻时,肉牛养殖产业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财政投入资金存在流失风险。
“产业发展,事关群众脱贫增收。资金必须见效益,群众得实惠!”巡察组当即决定,将此问题作为重点,向兴隆镇党委反馈,并督促其限期整改。
经过巡察组督促和镇党委认真整改,当地招引实力业主入驻,曾经的“烂尾工程”如今变成了村上的支柱产业,不仅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还解决了村子里2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
以前在外务工的老刘因为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一直想在家乡找一份工作,现在不仅在家乡找到了工作,更是在家门口就“上起了班”,而且收入还不错。
“我家的地租给合作社用来种植牛草,我自己也在这里上班,土地租金加上工资,一个月差不多有4000多块。”老刘笑着说到。
兴隆镇双石村肉牛养殖基地
目前的双石村养殖产业发展彻底盘活,不但实现在栏肉牛600头,年出栏1000头,还种植牧草200亩、种植水果150亩,并且建立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机制,仅2020年就向村集体经济缴纳1.25万元。
“巡察不是‘挠痒痒’,而是要‘动真格’。在巡察中我们聚焦群众的切身利益,决不让产业资金‘打水漂’,用巡察‘真’和‘实’,换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恩阳区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撰稿:何风;审稿:张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