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州区纪委监委浏览:15978次发布时间:2021-10-08
两副棺材板,七年纠纷路。
对于家住巴州区宕梁街道东方鑫村小区A4栋的居民来说,楼道里两副寿材曾是压在他们心上的一块石头。七年来,该楼一对九旬老人的寿材一直放在楼梯过道里,居民意见很大。
一边是老人寿材不能轻易挪动的老观念,一边是群众忌讳棺材的心理,双方多次发生争执。社区反复做工作,争执虽少了,但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今年4月,巴州区开展市民诉求“大起底”,该问题再次反映上来。社区更换思路,发动老人孙子做工作,积极为寿材寻找安置地,最终,两副寿材被放置到邻近社区内。
“社区干部一天跑上跑下,很辛苦。”小区居民李大姐说。为表示感谢,28户居民为社区送去了锦旗。
今年以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为全面收集意见建议,巴州区广泛发动纪检监察干部、街道和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通过线上扫码征集和线下入户走访,先后征集群众诉求12878条,按政策咨询、意见建议、个人求决、集体诉求和其他诉求5类清单归类。
政策咨询类小问题好化解,一旦问题解决的边界涉及到职能交叉和多部门协同,就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等现象。为此,市民诉求“大起底”工作从一开始就在区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区纪委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牵头,各乡镇街道、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构建起上下贯通、各司其职的工作推进体系。按照“小事社区办、难事街道担、大事区上管”原则,建立“社区、街道、区”三级管理台账,把每一件事项交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区纪委监委会同信访、目标绩效等部门,建立“每周一调度、每周一督查、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反馈”等“四个一”追踪督导机制,把监督力量嵌入问题整改全过程。既明确责任避免推诿,更做实监督确保落实。
巴州区纪委监委干部深入核实了解群众相关诉求办理结果
两类征集方式助力诉求意见收得全,三本台账推动各个单位责任清,四项追踪督导机制监督保障问题改到位。云屏社区党委书记王明春说:“有了明确的责任和问题清单,我们就能集中精力解决好社区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超出我们职责权限的事情,也可在区级领导调度、其他部门协同的帮助下共同化解。”
既化解民生关切小诉求,又攻坚事关发展大问题。市政建设、城市治理、公共服务,一件件群众关心关切的事项在实践中逐步解决:等了8年,东城街道荧屏花园406户居民终于拿到不动产权证;江北街道状元桥社区,摊主正在干净整洁的菜市场买菜……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对于已经化解的市民诉求,我们还将分级分类开展‘回头看’,坚决杜绝化解不彻底甚至假化解问题,严防已化解问题反弹回潮。”巴州区纪委常委何浪表示。
截至目前,巴州区12878个有效诉求中,已化解10644件,易事快处、难事攻坚、特事专办的办事氛围已经形成。
“剩下还没解决的硬骨头’,也是我们接续发力的重点。”巴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理主任张艳表示,下一步,巴州区将在“把事情办实、把实事办好”上下苦功,以问题彻底解决成效赢得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