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监督做“加法” 教育两项负担做“减法”

来源:平昌县纪委监委浏览:14955次发布时间:2022-03-21 分享至:

000.jpg 

平昌县纪委监委在校外培训机构督查“双减”工作(王鹏程 摄)

“要切实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从严查处校外培训机构换‘马甲’、转入‘地下’逃避监管等变相违规开展学科培训行为……”。

近日,平昌县纪委监委将一份落实“双减”监察建议书同步下发到县教育、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督促相关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自教育双减以来,平昌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坚定护航“双减”政策贯彻落实,通过在监督上做“加法”,确保政策执行不打折扣、不走样,让“双减”真正减出新气象。

闭环监督 压实主体责任

“核定经营范围为乐器销售,实际从事的却是教学培训,相关行为已涉嫌违法,请立即停止办学,接受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日前,该县纪委监委联合教育、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全县各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双减”政策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规办学、隐形变异开展学科培训现象,当场督促相关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为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县纪委监委还将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认真研判,逐项梳理风险点和防控措施,并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下发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点对点反馈至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堵塞制度漏洞。

“监督-分析-反馈-整改,纪检部门全程参与,形成监督闭环,压实了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县纪委监委派驻教科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蒲健琳表示,派驻纪检组在日常监督中,紧紧抓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校内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两项重点内容充分发挥“贴身监督”优势,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担责履责,积极推动各项校内校外减负措施落到实处。

联动监督  提升监督质效

“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发展是‘双减’落实的最大阻力。”县教科体局副局长魏心强表示,只有真正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才能让学习更好回归校园主阵地。

为破解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难度大,涉及部门众多,难以长期形成监管合力的难题,县纪委监委牵头建立了纪检监察“室+组+地”联动和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实行问题线索统一管理、同步移交、共同研判,监督检查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分线查处,织密织牢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网。

据悉,今年以来,该县采取不打招呼、不定地点,随机抽查、暗访督查等方式,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双减”联合监督检查20余次,累计检查学校65所,培训机构42个,发现问题227个,发出整改通知书208份,停办通知书2份,立案查处1人。同时引导学科类培训机构有序转型、压减,其中“营转非”5家,“学转非”8家,注销10家。

立体监督  凝聚监督合力

“‘双减’到底减没减,减得怎么样学生及家长最有发言权。” 蒲健琳表示,推动“双减”落实见效,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不可或缺。

为构建“纪检+部门+社会”立体监督格局,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教科体局,面向全县发出《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在对“双减”政策进行详细解读的同时,积极发动广大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监督,共同推动各项减负措施有效落实。

“‘双减’也是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加轻松健康的学习环境,作为学生家长,我们不能当旁观者,应该主动参与到‘双减’行动中来。”该县信义小学学生家长李悦说道。

据悉,县纪委监委还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公开受理相关单位、学校、教师、培训机构等违反“双减”政策问题线索,并落实专人管理,组建专班逐一上门核查处理,同时将督查情况在适当范围进行通报,对外释放监督检查持续从严的强烈信号。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推动‘双减’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平昌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虹杨表示,双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部门合力持续推进,县纪委监委将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双减”工作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撰稿:王鹏程  审核:何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