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江县纪委监委浏览:13575次发布时间:2022-04-02
学生饭碗“夺食”,套取学生膳食补助搞吃喝;患者替名“背锅”,虚开治疗费用发补助;公车技术“转移”,截留加油卡养私车……梳理典型案例,“四风”反弹回潮隐患犹存,隐形变异情况不断。
“‘风’‘腐’一体纠治,决不能让‘四风’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巴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洪斌在南江县调研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平台时指出,“四风”和腐败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平台要实现政策、资金和项目的阳光公开和阳光监督,也要探索精准纠治“四风”。
“命题”切中要害,“解题”思路清晰。巴中市纪委指导南江县纪委试点建设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预警分析研判,“四风”问题智查智纠智治,实现作风问题数字化监管。
南江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向赤溪镇西厢村村民介绍平台情况
数字化监管“赋力”,问题止于“苗头”
落实上级部署走过场、执行惠民政策搞变通、推动民生项目不走心、挪用专项资金发福利……
“四风”禁而不绝、隐形变异,监督创新突破、优化升级。平台建设之初,确定政策落实、资金监管、项目督导、为民办事等5个应用场景11项二级监督任务46项三级监督任务。
平台通过自行上报、对照制度、全面梳理等方式录入全县党员干部的户口、工商注册等基础数据133万条,专项资金数据550万条,重点项目815个,民生政策70余项,并对基础数据一季一更新、重点数据一月一更新、政策项目实时更新。
数据真实性如何保障?保密安全能否优化……建设中的一次次研判,提出将平台录入数据与“一卡通”发放审批平台、天府救助通平台等平台数据进行互相印证,实行“托管+屏蔽+三在场”数据管理保护模式,为平台建设注入智慧动力。
既“坐月子”又领补贴?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碎片化”数据碰撞,自动预警功能正式上线。县医保局工作人员在录入一季度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后,平台自动预警出某村妇女主任同一时间既领取就业培训补助,又在医院报销的住院分娩费用。
信息经甄别后,线上反馈线下处置,实现“分类处置、集中交办、反馈回流”闭环管理。县纪委监委向就业培训补助资金主管单位发出“点球”,收缴违规发放的就业培训补助资金,并对资金审核、发放环节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深挖细查,推动整改。
目前,平台已生成预警信息1000余条,核查重点预警信息45条,发函督办问题12个。
数字化监管“赋能”,监督更有“准头”
平台一经建立,打通部门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智能分析、智能监督”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赶场镇西坝村党支部书记张某某本人及家庭成员领取公益林补助400余亩,大于所设条件,请及时调查核实……”结合南江“山多地少”的实际,将公益林补助进行全面比对,发现人均公益林一般最多在50亩左右,于是就将公益林补助与村干部及其家属中大于100亩的进行抓取比对,对异常数据交由相关单位进一步调查核实。
“在后台设置比对规则,对各类惠民惠农资金进行专项比对,使我们乡镇振兴专项监督更加精准、高效。”南江县纪委副书记郑开朗表示,线上+线下重点抓监督、灵活方法抓整治。
数据为监督服务、科技为监督赋能,平台设60余种算法模型,强化数据的综合研判、统计分析,推动监督由“资料堆里翻”向“数据碰撞算”转变,前移监督关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着力抓早抓小,防患未然。
公租房领域闲置房、转租房问题集中治理,数据碰撞中2名违规人员“显形”;医疗卫生行业系统治理中,平台分析中关门镇卫生院原院长李守业虚列离职员工工资和补助5次公款旅游“曝光”……
同时,平台拓展公开方式,重点推进“电脑屏、手机屏、触摸屏”三屏联动工程。建立平台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在3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设置触摸式终端查询机,群众可随时随地查询相关资金、项目、政策详细情况,并设置6类情形快速投诉渠道,群众发现问题,可一键投诉,系统自动反馈。
平台串联起纪检监督、行业监管和群众监督,“四风”问题无处遁形。
数字化监管“赋势”,治理找准“源头”
2020年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发现并核查异常数据14984条,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9人,追缴收回资金170万余元。
既要查,更要治。南江县纪委监委既通过平台推动“四风”监督关口前移、线索来源扩大,再通过以一个算法管住一个领域的方式,充分发挥整治效果“智治”优势。
前期,平台分析发现某小学突击集中开支,大幅超出学校同期平均水平,核查发现学校违规购买烟酒水用于接待。套取资金3人角色明确,眼见公务接待资金有了“窟窿”,分管校长勇当“倡议者”荒唐建议,业务人员愿当“马前卒”编造名目,主要领导甘当“稻草人”盲目审批。
“套公抵公”根源在于“吃喝风”屡禁不止。看似一顿饭钱,关系着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发现,因餐费自付执行差,镇村将实际发生的餐费用办公费用处理的“真账作假”问题突出。
县纪委监委会同县财政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微信扫码交纳伙食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公务活动用餐,如果机关所在地城区的单位工作人员到城区范围以外,乡镇和街道工作人员到所属辖区范围以外开展公务活动,如需接待单位安排工作用餐的,原则上接待单位食堂就餐,并自觉以微信扫码支付的方式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用。
一张小小二维码,少了尴尬,多了实在,让餐费账目明明白白,落实基层减负“最后一公里”。
平台推动下,县纪委监委全面检视排查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存在的制度空白、模糊地带等问题,及时废改立,着力堵塞制度漏洞,围绕办公用房、公车改革、公务接待、福利待遇、会议组织等方面,推动出台《县委“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南江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程》《南江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家具配置标准》等制度机制87个,推动整改问题12586个。
“我们运用大数据为‘四风’整治提供可靠‘利器’,做到精准监督、精准执纪。”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李斌表示,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平台真正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