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州区纪委监委浏览:10654次发布时间:2024-06-21
“这是‘有事找纪检’二维码,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扫码或现场反映……”近日,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纪委书记白勤勤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镇群众诉求快处中心,通过“诉求台账”和“有事找纪检”二维码打捞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有问题要反映,我们村里的堰塘漏水,附近的产业园的枳壳和我们种的粮食都要旱死了……”一位老大爷焦急的向白勤勤叙述着他的“揪心事”。
原来,这位老人是化成镇赵家营村赵天明,因最近天气干燥少雨,而该村附近的两口堰塘又无法正常蓄水,导致近300亩的枳壳园和附近农作物灌溉用水无法有效保障。
打捞到该问题后,化成镇纪委立即将该情况上报化成镇党委,并迅速协调从附近周边村(社区)堰塘抽水,为枳壳产业园和农作物“解渴”。与此同时,紧盯问题背后的“风责腐”,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村两名常职干部违规指定无施工资质的村民实施堰塘整治项目,导致堰塘整治后仍然渗漏无法蓄水。目前镇纪委已经对2名村干部进行立案审查,并督促赵家营村限期对堰塘进行重新整治。
该问题的快速解决,源于巴州区委在全区22个乡镇(街道)建立群众诉求快处中心,真正实现打捞群众诉求“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实效”。
据悉,该群众诉求快处中心系事业机构,负责本辖区群众诉求的受理、分类、办理、转办、督办等工作,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指派一名纪检干部入驻中心全程收集问题,建立督查督导“专账”,对办结时限即将到期的群众诉求进行跟踪督办,对已办结诉求同步开展“回头看”,确保诉求真化解、群众真满意。
2024年4月份以来,该区按照“小事村(社区)办、难事乡镇(街道)担、大事区上管”的原则,以“捞起来·钉着办”为抓手,动态建立区、乡、村三级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准确厘清分类化解层级和责任主体,钉牢问题解决过程中各方责任,通过群众诉求快处中心收集群众诉求825件,推动化解群众诉求237件,立案43件,处理处分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