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办实事 正风肃纪护民利 ——我市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来源:巴中市纪委监委浏览:11479次发布时间:2025-01-23 分享至:

  新年前夕,南江县下两镇农贸市场摊主廖大叔收到了被退回的500元清洁费;通江县广纳镇被举报“建而不用”的烘干房内,工作人员正进行机器检修,为小春作物烘干业务做准备;平梁镇曙光社区的“飞线充电”隐患得到解决,让社区居民拍手称赞……

  群众的心声是反映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效的“晴雨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我市以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为整治重点,累计追回违规领取社保资金965.36万元,追回农民工欠薪1.89亿元,开工改造老化燃气管道697.57公里,农村供水自来水普及率达96.2%,退赔群众财物合计1.1亿余元。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我市以整治成效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好佐证。

  强化整治

  整合力量严查“蝇贪蚁腐”

  “自己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奋斗,都毁在了贪不义之财之上,不严格约束自己之上,滥用权力之上。”通江县原卫计局局长陈某某在忏悔书中写道;“自己在工作中犯下这么大的错误,对不起父母家人,组织领导同事,没有尽到一个领导干部和院长的职责。”通江县至诚镇卫生院原院长伏某在接受审查调查时向组织深深忏悔。

  这是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力推进办案,查处“蝇贪蚁腐”的生动缩影。

  自去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动或作出专门批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

  开展集中整治,必须统筹用好各方面力量,同向发力惩治“蝇贪蚁腐”、推动纠风治乱。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打破人员科室边界、日常联系界限,组建5个战区、3个工作组,集中优势兵力抓整治工作推进。

  “完善的组织架构是推动责任落实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建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常态调度推动等措施,确保整治责任一贯到底。”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紧盯教育、农业农村、卫健、住建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部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书面提示、函告督办、实地督导、约谈提醒等方式,持续明责传压;同时,我市还创新建立“分类述+分项述+提级述”专场述责机制,推动部门履职尽责,用数据和实事交账。

  激浊扬清,久久为功。市纪委监委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当前,全市累计受理问题线索3060件,立案1355人,挽回经济损失2.9亿余元,以“铁拳头”惩治“微腐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聚焦聚力

  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自来水的管网已经接到我屋里了,现在只等水表安好就可以通水了,感谢党和政府!”去年11月,平昌县白衣镇黄梅村村民陈玉荣解决了让他困扰不已的麻烦。

  变化来自于整治整改。此前,平昌县纪委监委派驻白衣镇黄梅村第一书记周政在入户走访该村群众时,收到群众反映“缴纳自来水安装费后却迟迟未安装”的问题。在进一步走访中,周政了解到该村共112户存在同一问题后,当即将该问题纳入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台账,并向平昌县纪委监委进行了报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了解到情况后,平昌县纪委监委当即督促相关部门迅速给出解决方案,在驻村工作队的配合下,该供水项目经实地勘察后顺利开工建设。截至目前,该村112户均实现全面供水。

  黄梅村“用水难”及时得到解决,家住南江县集州街道阳八台村的叶大婶也用上了期盼已久的天然气。

  事情的转变源自南江县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有事找纪检”。今年6月,南江县集州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在阳八台村“打捞”群众诉求时,部分村民反映未通天然气,做饭只能使用煤、柴、电磁炉和瓶装气,不仅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尽快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南江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推动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多次到现场勘察,规划管网走向,制定实施方案,并争取减免管道燃气入户安装费优惠政策,适当降低开户费,增加赠送的入户管道长度,减轻群众负担。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阳八台村已安装天然气主管道1.4公里,惠及村民160户,已有70余户陆续用上了期盼已久的天然气,余下的工程正有序推进。

  “当时我还在工地干活,村上打电话说装天然气,我当天晚上就把钱交了,现在做饭烧水洗澡都用上天然气了,省事又省钱,干净还安全。”当外出务工人员董某时隔大半年再次回到家,谈及眼前变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聚焦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民生民利大走访、大接访和民生诉求大起底活动为载体,走村入户、察访民情,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万余个,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

  标本兼治

  推动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针对卫健系统多起案例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通江县纪委监委坚持边办案、边整改、边治理,深入梳理医疗卫生系统腐败风险点,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持续压实党组整改主体责任,敦促案发单位完善内控监管机制。

  “我们痛定思痛,通过自查自纠,查找问题27个,共有42人主动说清问题,退回财物93.98万元,建章立制4项。”通江县卫健局局长刘峰介绍。同时,通江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督促涉案部门自查自纠、以案促改。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集中整治开展以来,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明确将“医保基金管理”列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点,一体推进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和以案促改各项工作。

  梳理完善规范性管理措施,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整改整治一体推进……自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66份,督促行业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951个,着力推动责任问题、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制度漏洞问题一并解决。

  反腐为民,反腐惠民。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市医药领域推进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患者节省费用4567万余元,全市患者门诊人均医药费用同比下降3.29%;教育领域通过完善膳食经费管理等制度,创新家校同烹“妈妈餐”,确保学生吃上良心餐、放心餐;殡葬领域全面取消10万元以上的高价墓地,取消殡葬服务收费项目13个、降费项目23个。

  “对于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必须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提对策,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才能真正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针对案件查办暴露出的问题,制发工作提示和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开展以案促改促治,着力补齐制度短板。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肃纪反腐的发力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精选“小切口”审题、破题、解题,努力把一件件饱含群众期待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细,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的温暖流淌进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