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24小时追回损失的金耳资金

来源:通江县纪委监委浏览:6381次发布时间:2025-05-13 分享至:

7776666.jpg 

联合调查小组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金耳销售方调查取证

近日,一面印有“追回损失暖民心”的锦旗,被群众兴高采烈地送到通江县龙凤场镇政府大门口,居民李大安、刘清峰拉着镇纪委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

这面锦旗的由来,还得从今年2月镇纪委收到的一通“有事找纪检 解决靠组织”电话说起。

“龚书记,我们前段时间在网上花2万6千多元买‘金耳’菌种,想发展产业,最近销售方到镇上找到我们,要求再投资8千元购买生长助长剂,‘金耳’才能生长,这个事情不晓得靠不靠谱啊,可以找你们镇纪委反映不?”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有事找到纪委,先照单全收,再分层分类解决。2月23日晚,龙凤场镇纪委副书记龚新江收到居民李大安的电话后,立即警觉起来,既要保证群众的投资有收益,又要确保资金安全。将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龚新江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县纪委以及镇党委,并在当晚紧急召集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镇市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居委会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兵分三路,分头走访、核实情况。

一方面调查组迅速出动,在镇内花山村拦截到销售方,核查营业执照,经营许可、销售记录、菌种合格证与标签等信息;另一方面,面对面了解李大安、刘清峰投资、转款交易等情况。同时,通过网格群、村民群收集全镇信息,全面摸排核实是否有类似问题。

最终,通过一晚的核查发现,该金耳销售方将1200袋无标签与合格证的金耳卖给李大安、刘清峰,共计金额26000多元,涉嫌违反《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普及宣传与教导下,销售方将李大安、刘清峰的购耳款全款退还。至此,通过工作人员24小时的快速响应,损失的金耳款物归原主,销售方也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现在想起都还是后怕,如果当时没有给你们打那通电话,钱投进去了,金耳却长不起来,我们咋个办哟!”提到当时的情况,李大安除了庆幸,更多的是感激。

个案问题化解后,类案问题如何防范。通江县纪委监委以此次“有事找纪检 解决靠组织”事件为契机,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督促市管、农业等职能部门,对全县农资、种子,市场销售等同类问题进行起底筛查,构建快速处置通道,堵塞监管漏洞,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生产资金安全。

同时,为了解决好群众利益与发展关系,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月起,通江县纪委监委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有事找纪检 解决靠组织”活动。通过“党委+纪委”双到场坝坝会、“幸福大篷车”进基层、廉洁文化下乡等载体,将政策宣讲、民生诉求打捞与化解、典型案例通报、资金兑现与退赔、发展成效展示等“服务套餐”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切实感受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截至目前,通江县纪委监委瞄准群众揪心事、烦心事、糟心事,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1852个,退还群众财物5035万元。(文字:胡嘉文  审核:杜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