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江县纪委监委浏览:7668次发布时间:2020-04-10
张磊,通江县纪委监委机关驻朱元乡肖家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驻村以来,他带领干部群众修公路、通自来水、改电网、发展特色产业。2017年,肖家河村脱贫摘帽;2018年,被评为“市级四好村”。2017年,张磊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张磊(左二)在贫困户家了解生活生产情况
2017年2月14日,我被派往肖家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次和乡亲们见面,大家便嘟嘟:“看嘛,又来一个镀金的,待不了多久就要走。”村支书安慰我:“村里以前光换人,大伙儿心里有气,你不要介意哈。”
乡亲们的质疑,让我倍感压力,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村民做点什么。
接下来的一周,我发现村里的柿子和蜜蜂多,而乡亲们守着“金元宝”过“穷日子”。我找来一拨商贩,上门收购,现场结算,乡亲们数着票子,甜在心里,渐渐对我有了一些认同。
没多久,我和村干部商议,要想摘掉“穷帽子”改掉“穷面貌”,一定要修通对外连接的公路。大家认为我是开玩笑,都说修路这事儿年年提,年年都没见行动。说干就干,在纪机关的大力支持帮扶下,我们硬是把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看着平坦的硬化路,乡亲们终于认可了我:“张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
▲张磊就肖家河村产业发展征求老党员意见
次年春,我听从专家建议,又动员大家上坡开荒种植青脆李和中药材。再后来,村里关停小煤窑,建起采石场,成立合作社,柿饼、板栗、青脆李、中药材、蜂蜜、黄羊这些农特产品开始销售出去,给乡亲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家家的日子开始越过越红火。
如今的肖家河村,沧桑巨变展新颜。三年来,新建社道路10.6公里,硬化村道路3.6公里、连村路4.1公里、产业路6.5公里、园区耕作道1000米;实施易地搬迁30户、排危加固175户,新建廉租房6套;建饮水池4口,全村自来水管网全覆盖;新增变压器3台,安装路灯32盏,改造农网全面升级;发动群众种植青脆李500余亩、核桃500余亩、板栗1000亩、油茶600余亩,林间套种党参、当归等上千亩中药材,不少村民住进小洋楼,开起小轿车。有些乡亲开玩笑:“张书记,在你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就信你,你就不要回去了哈!”
乡亲们的话,是对我最大的褒奖,让我感动不已。三年多来,我深深的恋上了这块土地,也爱上了这里勤劳质朴的乡亲,行走在村里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我觉得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和乡亲们一起追梦,再苦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