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五年 心系秦巴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浏览:22195次发布时间:2020-07-13 分享至:

111.jpg

图为李润生(右)正在产业园查看桃子长势

盛夏时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长滩河村产业园里1600多亩桃树、李树硕果累累、压满枝头。巴中市纪委监委驻巴州区长滩河村第一书记李润生站在地头感慨万千,他至今还记得20156月刚到村里时那一片荒凉的景象。

“上山下梁、肩挑背扛,大路不通、赤脚赶场,遇到干旱,娃儿面黄……这首童谣描绘了长滩河村的窘况。”李润生说,“进村的土路非常窄,车辆无法通行,我从巴中市到村里走了3个多小时。那个时候全村最现代化的设施就是村部前3长的水泥路。”

长滩河村属秦巴山区腹地的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267人。当时,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帮扶伊始,李润生与村两委充分考虑本村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在与村民们的见面会上明确提出了从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三方面着手,承诺一定带领全体村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

起初,村民们对李润生在见面会上的讲话将信将疑。“我们家里穷得一天都吃不了一顿饱饭,全家只有一件棉衣,冬天家人只能轮换着出门,这样的生活状况离小康远着哪。”村民孙燕华给李润生泼了冷水。

面对村民的不信任,李润生并没有气馁。他多次到各部门跑项目争取资金,着力完善村里新居、水、电、路及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几年下来,全村新居建设3156套,拓宽4.3公里村道,新建日供水量6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1座,维修加固水渠2公里,整治病险塘库10口,建微水池5口;建设800多平方米的村两委办公场所,规范建设村卫生室、电商中心、文化室、信息室。

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全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李润生始终坚信,新农村建设,必须产业来带动。

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之后,李润生与村两委在认真研判本村实情的基础上,按照“桃李满山、花果飘香”的思路,发动村民种植了1620亩以桃李、巴药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园,打造了“十里桃花观光带”和“四个不同花类的观光园”,发展成了“观花、采果、收药”的综合立体化旅游观光产业。

李润生还为村里引进由返乡农民工王成山创办的四川省殿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产业园解决土地流转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争取就业补助,建立车间补助、产业扶持资金补助、种植白芍补助等政策支持,化解资金短缺难题。产业园为村里50多户贫困户提供长期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

“我们种植的上千亩桃树和李树,春季可以赏花,夏季可以摘果,都是原生态、纯绿色、无污染的。”李润生介绍,每年3月桃花盛开的时候,长滩河村都会举办桃花节,每天上万人前来观赏,村民们办农家乐、卖土特产,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

借着桃李产业园的发展,孙燕华创办的孙大姐农家乐也越来越红火。这家刚刚开业两年多的店面,在生意好时一天可以接待40桌客人,月收入达2万元。

“把所有的自留地丈量完,分配要公平公正,不能搞小动作。”去年12月,长滩河村村委会的院坝里正在召开村民大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自留地重新丈量和分配的事。最终通过村民举手表决,同意按照家庭人口的多少就近分配。在长滩河村,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都必须由村民决定。

生活变了样,村民文明素养得跟上,李润生提出加强“法治、德治、自治”的思路,得到干部群众的拥护。村里办起了农民夜校,科普农村生产生活知识,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涵盖红白喜事办理、房前屋后卫生、公共财产管理、村民纠纷调解等;开设了文明家风大讲堂,编写传唱村歌,整理宣扬身边好家风,引导文明新风养成。去年底,村里举行文明新风教育暨颁奖典礼大会,除了评选表彰最佳文明户、长滩孝星,还对考入大学的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提升文明家庭的自豪感和影响力,激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驻村近五年,李润生带领长滩河村“逆袭”巨变,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年纯收入达1200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四川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省文化扶贫示范村和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李润生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就是要想在第一、干在第一。”一路走来,李润生深切感受到,做好扶贫帮扶工作,必须扑下身子做事、带着真情帮扶,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你当家人。(本报通讯员 白华平 袁大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