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7313次发布时间:2016-09-21 分享至:
福建厦门同安雅称“银城”,在县城西北隅有一座苏氏祠堂——芦山堂。这座红砖砌墙,红瓦布顶的闽南风格建筑正是宋代科学家、政治家苏颂的故居。苏颂的才学和官德都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其本人也十分注重治家,他奉行耕读为本、诗礼传家,训诫子孙“道德为先,文华次之”。详细
正简流芳 德泽贻远
苏颂教子:人生在勤 勤则不匮
编本草、合仪象,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被誉为“钟表的鼻祖”。他主持编著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图经》。他精通经史百家学说,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教育子孙“行完学富”,以德为先,学贵广博
苏颂家教的最大特点,它标准高,叫做“行完学富”。“行完”就是道德要完美,“学富”就是学识要宏富。苏颂本身就是这样做的,他在医药、天文、机械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
官至大宋宰相,去世后却无“尺椽寸土”
苏颂任宰相时,“赡给常苦不足”,为了节用,他常常用裁下的碎纸片写字,并教育子孙们牢记于心,见诸于行。苏颂故去后,吊唁赴丧的官员们来到堂堂大宋宰相的府第,看到的却是一所“仅蔽风雨,四方无尺椽寸土”的简陋住宅,无不唏嘘不已。
海峡西岸,福建东南,坐落着一个风光秀美的千年古城--同安。同安雅称“银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现在是厦门市的一个辖区。同安县城西北隅葫芦山南麓,有一座海内外后人引以为荣的苏氏祠堂--芦山堂。
孝悌先 母夫人年愈八十,旨甘皆亲调。每旦期节序,召州之官吏士子母若祖母,与太夫人年相若者,具酒馔,与太夫人宴游终日,以娱亲心。太夫人有疾,衣不解带,药必亲尝。
重科教 祖父仰瞻星宿躔度,常于小子首背上提之,使知星命。谓子孙曰:“悬象昭然如此,汝不虔奉,乃欲求之杳冥乎?”
俭持家 祖父平生节俭,尤爱惜楮墨,未尝妄费寸纸。每剪碎纸为签头,稍大者抄故事,令子孙辈写录。
睦乡邻 乡里必和,睦人必善。非善不交,非义不取,不近声色,不溺货利,尊老敬贤,救死扶贫。讦诈勿为,盗偷必忌。不善者劝,不改者斥。
中国苏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管成学
将行完学富立为做人的标准
苏氏家训的一大宗旨,就是强调子孙要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苏颂在《魏公谭训》中,给子孙立下的做人标准是“行完学富”。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即操行道德要完美,学识智慧要宏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