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孝道 怀友善 助邻里——青浴阮氏十大家规成为族人处世之本

浏览:11442次发布时间:2017-05-22 分享至:

重孝道 怀友善 助邻里
青浴阮氏十大家规成为族人处世之本
 
 

阮柏昌传承孝道照顾岳母

  本报记者 唐霞

  虽已年逾古稀,阮光武依然清楚地记得母亲去世前时常用阮氏家规教育他。阮氏家规经过历代先祖的智慧,一共580字。阮光武说,母亲时常把阮氏家规挂在嘴边,他和家人也一直将家规作为处事标准。

  阮氏家规孝为先“割股疗父”典故代代相传
  
  阮光武是阮氏家族德高望重的长辈。据他介绍,定居于通江县青浴乡的阮氏家族由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移居而来。“我们所属的阮氏族人堂号为竹林堂。竹林堂源于三国时期竹林七贤的阮氏先贤阮籍与阮咸,这也是阮氏所有堂号中比较著名的一支。”阮光武介绍,青浴阮氏家规共580字,分为尊祖、睦族、守业、治生、教子、耦寅、慎守、微忿、改过、恤邻十个部分。

  阮与子割股疗父的故事,就是对阮氏家规的最好诠释。相传,在宋代时,香山四字都长乐乡赤坎村有一阮氏人家中年得子,取名阮与子。阮与子从小就下田帮父亲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阮与子的父母积劳成疾双双病倒在床。在封建社会里,医学并不发达,巫医术士比比皆是。阮氏父母虽有孝子遍寻郎中医治,但恶疾并未痊愈,阮与子无计可施,走入厨房脱下裤子,切下一块股肉,放入药中煎熬……此事传到朝廷里,皇上恩准在赤坎村前建起一座孝义坊,以表彰阮与子割股疗父之孝道。明代中山诗人黄经有这么一首诗赞誉:“阮家门苍草青青,绰楔空传孝义名;割股救亲天感动,至今光彩照圆经。”

  自强自立传承孝道教育后辈与人为善

  阮柏昌今年60岁,是青浴乡街道居委会主任,他赡养岳母,夫妻和睦的故事深受邻里好评。“岳母今年90多岁,又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身边离不开人,而几个子女都在外地,只有我家离老人近点,于是就跟妻子商量,将老人从乡下接到街上照顾。”由于上了年纪,老人家没剩几颗牙,为了让老人家吃的“火巴和点”,阮柏昌家里也都随老人的口味,每顿都煮稀饭。遇到老人家高血压犯病住院,阮柏昌就得家里医院两头跑,虽然辛苦,但他从不抱怨,夫妻俩一直都很和睦。

  阮柏昌告诉记者,父母从小教育他要遵守阮氏家规,孝顺长辈、与人为善,并且以身作则。“在我小的时候,爷爷因为生病眼睛看不见东西了,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而奶奶又因为‘裹小脚’,走不了太远的路,只能在家里活动。所以挑水、下田干农活等事都由我父亲承担。白天父亲在外挣钱,母亲在家煮饭,煮完还得一口一口喂给爷爷。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把爷爷照顾得很好,老人在家里还时常讲笑话、典故给我们听,精神很好。”

  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家族群里爱心涌动

  作为阮氏后人,每到春分,他们都会聚集到青浴铜钵山拜祭祖先。“稍富即思修俎豆”,这也是阮氏家规对子孙后代的要求。

  “现在我们还建了一个家族QQ群,一家出一个代表加进来,现在群里已经有30多个人,我们经常会在群里讨论祖训家规,对于一些守旧的,不适用的家规加以修正,对于一些优良的,值得传承的家规加以提炼。”阮柏昌说,群里成员还经常慷慨解囊,给需要帮助的乡里乡亲献爱心。

  今年年初,他们就帮助了一个患病的困难家庭。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叫刘超,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2011年得了尿毒症,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妻子身上,不幸的是,今年初,妻子患上了乳腺癌,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还在幼儿园,家里经济来源全靠低保,更别说有钱治病。阮氏家族后辈张治平得知此事后,在QQ群里发起倡议,很快就在家族中募集了5万多元用于手术。为凑够后续治疗费用,他还通过网络向社会求助,阮氏家族所有人都帮忙转发。张治平说,正是因为有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优良家风,他们后人才能有一颗团结邻里、互帮互助的友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