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中市纪委监委浏览:13146次发布时间:2022-12-12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 王海初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举世瞩目、万众期待的划时代盛会,对我们党和中华民族乃至当今世界格局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会主要取得了三项成果:一是选出了好班子。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总书记众望所归,继续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同时选举产生了以李希同志为书记的新一届中央纪委。二是修订了好章程。党的二十大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党章》进行修订,这次把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既反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也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起到重大指导和推动作用。三是擘画了好蓝图。大会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高瞻远瞩、气势恢宏、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充分反映了全党意志、人民心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宣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密码”,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进的力量、胜利的信心。个人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三性”:一是人民性。经初步统计,“人民”二字在《报告》中共出现了177次,《报告》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饱含着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强大的正能量,必将汇聚起全中华民族逐梦前行的强大合力。二是系统性。坚持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各方面实践经验在思想方法上作出的新概括。经初步统计,“体系”二字也在《报告》中出现了118次,《报告》通篇体现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具有很强的协调性、规律性、系统性思维。三是战略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宣言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必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奋勇前进。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下一步,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重要指示要求,忠诚履职、勇担使命,为巴中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挥一把汗。
一、做“政治监督”的坚定执行者。《报告》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根本属性,政治监督是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必须始终把讲政治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维护中央权威。自觉承担践行“两个维护”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安排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严肃查处各自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坚持党委领导。牢牢把握住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监督这一核心,把党的领导具体落实到问题线索研判、反腐败形势分析、重大案情报告、关键环节审核等工作中,大事要事及时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要护航地方发展。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重大战略以及省、市具体安排部署作为监督重点,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抓落实、促发展,以强有力的监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做“人民利益”的忠实守护者。《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做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树立人民理念。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要接受人民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必须接受更严格的管理和约束,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办实事、谋幸福。要维护人民利益。坚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民生领域的“微腐败”、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惠民政策的“拦路虎”、影响司法的“绊脚石”,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感受到更多公平正义。
三、做“伟大斗争”的时代担当者。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斗争精神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面对反腐败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决战决胜。当前全国、全省乃至巴中,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时有发生,必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保持“惩”的有力威慑。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加大线索查处和问责力度,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等案件,坚决整治政商勾连、充当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代理人、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确保反腐败压倒性力量常在。要强化“治”的综合效能。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切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深入挖掘案件背后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探索建立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的长效制度机制,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改革,健全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扎牢制度笼子。要巩固“防”的基础作用。紧盯人权、财权、事权,切实加强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制约。统筹抓好理想信念、党纪国法和案件警示教育,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协调联动、同向发力。紧盯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锲而不舍正风肃纪,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切实营造巴中良好的政治生态。
四、做“自我革命”的模范遵守者。《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以更加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践行纪律规定、加强队伍建设、保持清正廉洁。要带头践行践诺。在执行纪法规定和落实上级部署中,要始终做到行动先于其他单位和干部,标准高于其他单位和干部,要求严于其他单位和干部,坚决防止言行上的“双重态度”、落实上的“双重标准”。要带头严管严治。持续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带头规范权力运行,坚持以实事为依据,以党纪党规为准绳,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严格在规则制度的框架内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处置问题线索,确保每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带头守纪守法。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模范遵守党纪法规,做到金钱面前不伸手、利益面前不攀比、权力面前不放纵。要坚持刀刃向内,保持好队伍纯洁、经受住风浪考验,坚决防止“灯下黑”,维护好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谁来监督纪委监委、谁来监督“治权之权”的社会关切、时代之问,让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