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孝善代代传——巴州区化成镇武功将军雷辅天后人传承优良家风

来源:巴中日报浏览:287689次发布时间:2017-06-05 分享至:

忠勇孝善代代传

——巴州区化成镇武功将军雷辅天后人传承优良家风

巴州区化成镇宋家土扁村有一保存完好的墓园,格局壮观、墓碑精美。此墓是清朝同治年间武功将军雷辅天的墓葬,为清光绪皇帝降圣旨在雷辅天家乡修建。陵墓附近所住雷姓百姓绝大多数系雷辅天的后人。由于历史久远,他们大多不能详述陵墓的由来,但雷辅天忠勇、勤劳、孝顺等优良的传统家风在他们身上代代相传。

武将之后世代守护陵墓

雷辅天(1817-1882)字世义,号仁山,一生忠勇为国,清光绪六年因西北战事功勋卓著被赐予武功将军。

63,记者来到宋家土扁村,在雷辅天的第六代后人雷中石的带领下参观了雷家住宅,那是一个比较大的标准四合院,宅院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山上的松柏高耸挺拔,郁郁葱葱;宅院周围除了竹林就是梯田,一年四季种着庄稼;宅院右侧一百米处就是雷辅天将军墓园,碑壁上刻有二十四孝、战当阳等内容,雕刻精美,传递着浓郁的忠孝文化。

雷氏族人世代居住在陵墓附近守护陵墓。雷中石的家与陵墓相距二十多米,从他知事起,他的爷爷及父辈就经常清扫墓地,割除杂草、清除杂物。近年来,陵墓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纳入化湖风景区规划范围内,还作为墓葬石刻代表被列入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墓从无人知晓到渐有声名,作为见证者,雷中石特别开心,家族的历史和文化终于被世人所认可,几代人坚持守护陵墓是值得的。

尊亲敬宗续修雷氏族谱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雷中石看来,一个人应该了解自己的家族起源、传承家族的家规家风,这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无愧于自己的先祖。“非写就雷氏族谱不可!”2010年,雷中石与其他三位雷氏家族成员倡议续雷氏族谱,共18位雷氏家族成员组成编纂委员会,共同参与编纂,意在“晓史以知今,继往图开来”。

在雷中石家里,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蓝色《鼎新场(现化成)雷氏族谱》。记者看到,族谱分为源流篇、派续篇、齿录篇、人物篇、资料篇五大篇章,共251页,记载了雷姓图腾、宗派、家族规训、迁徙分布、杰出的代表人物等内容。“此次续谱属编委义务所修,所有人员无论酷暑盛夏,还是刺骨寒冬,统计造册,熬夜校对……”据雷中石介绍,这是该族经历了一百二十年后再次续谱,编纂人员先后到广元、旺苍、陕西等地走访雷氏族人、碑墓取证,将获取的资料精心分析、推敲,再去省、市图书馆多次查证,最后将史料归卷。经过近五年时间整理,方才理顺雷姓从古至今三千多年的繁衍、迁徙和分布。

“雷辅天年轻时经常在雷家宅院后面的跑马场刻苦练功,正是那股坚持、专注的干劲才成就了他不同寻常的一生。”作为参与人员之一,73岁的雷中石受到先辈的精神熏陶,下定决心做好续谱工作。“世上无难事,只怕不专心。”续谱期间,他绞尽脑汁,遇上棘手事不分分内分外,巧心安排、挺身担当,为族谱的问世作出了不少贡献。

言传身教铭记家族规训

“勤劳继世,德才育人,清正自律,忠孝传家。良善为本,亲善为根,友善为乐,慈善为荣。忠贞报祖国,尊敬孝父母,友爱待兄弟,信义交朋友。”这是雷氏一族规训,对于雷中石来说,不仅自己要努力践行家训,更要以身作则给后代树立榜样。

据当地群众介绍,雷中石作为共产党员,在任村支部书记期间,率村民改修战备水库左干渠为石河堰,确保当地旱涝保收,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不仅如此,记者还了解到,雷中石的兄弟姊妹也传承着良好家风,待人处事的口碑很好。

“女儿刚给我打了电话,问我在家里做什么,还需要添置什么东西。”说起子女,雷中石笑得合不拢嘴,逢年过节都要回来,全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他常教育子女要发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力更生,凭真本事吃饭;教育孙子要多读书,以知识武装头脑。

 

■编后语:根据58市纪委召开的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的要求,由巴中日报社牵头实施“一句话一辈子”巴中十大好家规评选活动。自512-6月5,本报连续刊登“传承好家规树立新风尚”栏目稿件,从一个个传承良好家规的动人故事里,我们接受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等优良家风的洗礼。这些好家规、新风尚将激发我们积极投身于“五彩巴中”建设,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